|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19-02-26 10:11:26 点击:111840 |
1、需求整理阶段:需求收集并提出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及评估。项目经理、测试人员、环境保障人员仔细阅读项目规范与需求后,对项目规范、需求和重点内容进行讨论,确定需求的具体含义以及最终实现的需求和功能点,并就难点和疑点进行讨论,整理出重点内容;项目经理根据规范、需求和开会讨论结果编写测试需求分析说明书以及被测功能详细列表。 2、测试策划阶段:测试负责人在项目启动后,与委托方、开发方充分沟通,然后,根据项目部署与培训情况,编写详细的测试计划,测试计划包含:测试内容范围、测试设计、测试执行、测试目标、测试完成标准等。测试计划编写完成后发送给委托方、开发方负责人员和本项目成员。 3、测试设计阶段:测试方案编写完成后,测试负责人或相关测试人员根据测试方案、规范文档、功能列表和详细设计进行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用例设计的类型包括功能性测试,性能测试,源代码测试,应用安全测试,用户文档审查等,在用例设计中,除了功能测试案例外,尽量考虑边界、异常、性能的情况,以便发现更多的隐藏问题。 在编写测试案例过程中,对于存在疑问的地方或测试重点,主动与开发方负责人或委托方沟通讨论,一方面有助于设计完善的测试案例,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开发进一步清晰编码思路。测试用例编写完成后,提交给委托方及相关测试人员。 测试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对所提交的测试案例进行审查,并将建议和意见反馈给测试用例设计人员。测试人员根据相关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测试用例。测试用例编写完成之后需要不断完善,在测试过程中发现设计测试案例时考虑不周,需要对测试案例进行修改完善。 4、测试执行阶段:测试人员按照预定的测试计划和测试方案逐项对测试案例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发现的任何与预期目标不符的现象和问题都必须详细记录下来,填写测试记录,在必要的时候协助开发追踪与修改所发现的问题;如果在测试的过程中发现重大的BUG或因为某些BUG导致测试不能继续,测试中断并向开发方反馈。 每个测试阶段或者被测子系统、子平台测试结束后,由测试负责人总结测试情况,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下一阶段测试测试计划与可能引进的bug数量进行预测,并提交“测试阶段总结报告”。
5、测试总结阶段:测试方在所有的测试均结束之后,对发现的缺陷进行归类整理、汇总,并提交开发方确认,在开发方确认缺陷结束后,由评测方将确认结果提交给委托方。
开发对bug修改后,对相关系统平台软件进行封版,并再次提交评测方测试,测试人员则根据测试计划进行回归测试,经过修改的软件可能仍然包含着错误,甚至引入了新的错误,因此,对于修改以后的程序和文档,按照修改的方法和影响的范围,必须重新进行有关的测试。 上一篇:软件测试资源
下一篇:软件测试服务方式
|